校友风采
官网首页 > 毕业校友 > 校友风采 >正文

心系母校 大有作为

发布时间:2024-04-12 来源:党委宣传部 点击数:

访我校杰出校友陈大为

作者:张

陈大为,陕西大荔县人,196310月出生。1984年毕业于我校原西安大学财经系。历任西安市周至县人民政府副县长,西安市招商局副局长,西安市贸促会副会长,西安市经济技术协作办公室副主任,现任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西安分会和中国国际商会西安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今年414日,我校举办了升本十周年纪念活动,活动当天,海内外、省内外的五十多位知名校友应邀盛情回归。其中有一位校友,在签到册上写下了自己的名字,陈大为。巧的是,陪同他的学生引导员,正是本报编辑部的学生记者马荣超。在一个上午的近距离接触中,小马被陈大为校友对母校那份拳拳赤子之情所感染,于是,他很快撰了一篇题为《难忘的一路陪同》的通讯稿,被刊登在本报升本十周年专版中,一张陈大为在校史馆老照片上寻找自己当年影像的照片也被一并珍藏进了这期校报。
  我见到陈大为的时候,第一件事就是递上了这份很有纪念意义的报纸。陈大为看着报纸呵呵笑了,话匣子一打开就收不住了。

  上个世纪80年代,在全国大力发展地方高校的背景下,西安大学应运而生,这让更多的年轻人圆了自己的大学梦,陈大为幸运地成为了西安大学招收的首届学生。
当时的校长是雷行,校址是在五味十字,条件很艰苦,回忆起30多年前的那段求学经历,陈大为的记忆丝毫没有因时光荏苒而模糊,自费、走读、不包分配,所以我们当年不住校,都是骑自行车上学,一年还要缴70块钱学费……”
  这种办学模式应该说是具有开创性的,但在那个特定的时代,西安大学的学子们心里感受更多的是低人一等的滋味。那个时候走出校园就把校徽摘掉,不愿意说自己是西安大学的,陈大为坦诚地笑着自嘲,不过他的表情旋即严肃起来,正是因为感觉不如别人,才更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那时候同学们学习都很用功,校园的学习氛围非常浓厚。
  八十年代初,中国正处在经济体制改革的起步阶段,各式各样的新思潮和新观念时刻挑动着牙塔里的学子们求知的欲望。作为一名学习工业企业管理专业的学生,陈大为对学校举办的各种学术报告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当时一位姓樊的经济学老师讲授了很多新颖的观点和理念对陈大伟后来的工作与成长都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在陈大为看来,当年在西安大学的求学经历是他终身都在享用的宝贵财富。

1984年,大学毕业后的陈大为成为西安市计划委员会固定资产处的一个普通干事,月工资58元,如果要排个级别的话,算是行政二十二级。由于大学期间的学习积累,陈大为在工作中干得心应手。他参与过全市的五年计划、十年计划的草拟,还撰写了多篇探索经济发展思路的文章,有的还刊发在国家级专业杂志《中国基本建设》上。
  那个时候,懂得操作计算机的人都是单位里的稀有人才,喜欢钻研的陈大为,不仅业务能力强,文章写得好,而且又精通计算机,于是当西安市被划为计划单列城市,需要配合国家发改委建立一个行业信息系统时,陈大为的长项得到了充分发挥,他参与了这个信息系统的开发的课题。年轻人能有这样的经历,在当时看来,已经相当了不起了。
  随着国家经济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企业放权,恰逢交通银行的领导介绍他到太平洋保险公司从事投资运营方面的工作,陈大为萌生了去企业发展的念头。就在陈大为开始信心满满地重新规划自己的人生时,单位传来消息,陈大为被确定为培养对象,要下派到周至县锻炼。面临人生中这道关键的选择题,29岁的陈大为几乎没有多想就给领导回话说我想好了,还是去企业发展。爱惜人才的主任不愿轻易放弃这个固执的年轻人,耐心地帮他分析利弊,最终说服了他去周至县报到。

  来到周至县陈大为才发现,与他一同下派的12个干部中,只有他一个不是处级领导,只有他一个不是党员,只有他一个不满35岁。半年的下派锻炼结束后,陈大为被任命为周至县副县长。市委组织部发给他任命书的日期是19931016号,那一天刚好是陈大为30岁的生日。陈大为分管的部门和单位的领导年龄都比他大,大家叫他娃娃县长,他把西安市区县班子领导年龄最小的记录保持了一届。
  上任后,陈大为很快就跑遍了周至县29个乡镇(包括其中的12个深山乡),开始了自己轰轰烈烈的基层工作。一项不得不提的工作,就是发展猕猴桃种植产业。
  现在享誉四方的周至特产猕猴桃在当初推广时经历了不小的阻力。周至八十万人口,雨量充沛,是个农业大县,八十年代周至大面积种植的是苹果。陈大为刚到任的时候,全国苹果市场已经接近饱和状态,县委县政府提出了发展猕猴桃种植业的思路。
周至是弥胡桃的最佳适宜生长区。猕猴桃喜水厌涝,是藤本,根系比较浅,适合沙质土壤。陈大为像个水果种植专家一样,给记者讲起了发展这种农作物的原因。就是这些听起来足够充足的理由,当时却很难调动起果农的积极性。由于猕猴桃是浆果,不便久存,一旦销售跟不上,就会造成亏损,习惯了种植苹果的果农们在思想上一时很难转过这个弯。
  为了让群众信任县委的决策,陈大为带头种植猕猴桃。他实打实地贷款3万元,承包了12亩河滩地。猕猴桃是3年挂果5年收成,陈大为投资的不只是3万元贷款,还有他几年时间的坚持。河滩地里老鼠多,秧苗刚种下去就被咬了,陈大为就从打老鼠开始做起,活脱脱成了个地地道道的农民,连家人亲戚都在他的动员下,每个周末下地帮忙。
  果子产出来了,于公于己陈大为都要为打开销路想办法。他专门跑到北京西单商场看过,西单商场卖的新西兰进口猕猴桃要25元一斤,国产的要9元一斤,这比苹果的价格高出了十几倍,我一下子就有了信心,我们种的猕猴桃销路绝对没问题了。那两年,陈大为真正把这项工作当成了自己的事业,就连原单位的组织部要调他回去另作提拔,也被他回绝了。陈大为刚到周至的时候全县农业特产税是两千九百万元,到7年后他离开的时候已经是八千九百万元了。

  在埋头实干的同时,陈大为一直密切关注着国家经济发展与改革的动向,因此,勤于思考更善于思考的他总能提出一些出人意料的新点子。
  陈大为曾在县政府常务会上提出过破产改革的建议,那还是一个人们觉得破产很难听的年代,他的建议几乎遭到所有人的反对,直到几年后很多人才明白破产其实也是一种保护。最终,陈大为经过多方努力,帮助12家企业破产,甩掉的债务总额总计一亿六千万。在招商改制中,陈大为还大胆将县上的金矿、造纸厂和水泥厂等几个老牌国企做了股份合作制的改革试点,通过改制引进了资金,得到领导的认可和群众的满意。
2002年,陈大为担任了西安市对外开放领导小组办公室下设的西安市投资服务中心副主任,他的创新精神也被带到了这个新的部门,他率先开创的西安市一厅式办公,可让企业在一个大厅内就可以办完所有的审批手续,行政审批事项从1380多项减少到870项,解决了行政审批难的问题,这在全国都是比较早的。
2005年,陈大为出任西安市贸促会副会长,站在更高的平台上为西安市的投资促进、贸易促进贡献自己的才智。这是一项服务企业、服务政府、服务社会的综合性工作,既负责招商引资,又负责接待境外的经贸访问;既要组织企业到境外参与会展,又要宣传西安的城市形象。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陈大为作为西安市政府参与上海世博会领导小组办公室常驻上海的副主任,对西安市城市形象的宣传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时任西安市委书记孙清云参加上海世博会西安活动周时,高度肯定了陈大为的工作成绩。同样是会展经济,四年一届的世界园艺博览会,2011年在西安举办。西安世园会客流量最大的那天正好是陈大为的生日,当天31万多游客安全有序的参观,给担任世园会总指挥的陈大为送上了最好的生日礼物。

  和众多优秀的校友一样,多年来陈大为始终没有忘记母校的培育,总是想方设法为母校的发展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去年4月,1500多境外嘉宾齐聚西安,召开了国际DNA会议。在陈大为的牵线搭桥下,与会的3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来到我校为师生作学术报告,与师生面对面交流,让文理学子有幸近距离一睹诺奖大师的风采……
  从三十年前西安大学校园里的懵懂学子,到二十年前的市计划委员会的小干事,从曾经的娃娃县长,再到招商局副局长、贸促会副会长……陈大为一路走来,不仅干一行爱一行,而且钻研一行精通一行,就像他的名字一样,干什么事情,都大有作为。他用脚踏实地,用敏而好学,用睿智干练,用业精于勤,成就了属于他个人的精彩,也像一滴晶莹的朝露,折射出母校沐浴它的晨光。用他自己的话说:无论我走得再远,根始终会留在那个曾经培育了我的校园,心永远会牵挂着那里的老师和同学,因为那是我梦开始的地方。

关闭

Baidu
map